联华证券-正规炒股配资平台-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十大网站

你的位置:联华证券-正规炒股配资平台-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十大网站 > 正规炒股配资平台 > IMF第四条款磋商报告:针对地产和债务问题,果断的政策行动可提振信心
IMF第四条款磋商报告:针对地产和债务问题,果断的政策行动可提振信心
发布日期:2024-02-12 07:21    点击次数:98

2月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中国2023年第四条款磋商报告。IMF执董会1月10日完成了与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评估中国的经济情况和未来的政策建议。

IMF表示,2023 年,中国的经济活动因疫情后的重新开放出现反弹,实际GDP增速与政府5%左右的增速目标基本一致。这一复苏由国内需求(特别是私人消费)驱动,同时得益于支持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展望未来,由于房地产行业持续疲软、外部需求低迷,预计中国2024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4.6%。

IMF特别强调了中国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方面的挑战,以及外部需求减弱的潜在可能性,并认为果断的政策行动,包括加快房地产行业重组可提振信心,并促使私人投资更强劲地反弹。

经济增速逐渐下行,通胀有望回升

日前,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不变价实际GDP增速5.2%,但低通胀反映出来的需求不足的挑战仍然存在。机构和专家普遍认为,解决需求拉动和信心恢复需要借助中央加杠杆的政府投资基建模式。

IMF认为,几十年来,中国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增长,显著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极端贫困。然而,中国对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过度投资导致房地产开发商、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水平升高,中国经济增长伴随着不断增加的失衡和脆弱性。当前,中国已经开展积极行动遏制房地产开发商的杠杆升高,这引发了房地产市场重大但必要的调整,这也使得经济活动将继续承压,包括对地方政府财政的影响。面对这些结构性挑战,中国宣布了适当的经济增长目标,即在应对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同时,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

IMF报告提及,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由国内需求特别是私人消费驱动,同时得益于支持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其中包括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对企业和家庭的税收减免,以及用于灾害救助的财政支出。2023年通胀下行主要是因为能源和粮食价格走低,随着产出缺口缩小、大宗商品价格基数效应消退,预计通胀率将在2024年逐步上升至 1.3%。展望未来,由于房地产行业持续疲软、外部需求低迷,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4.6%。中期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降,在生产率增长乏力和人口老龄化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预计2028年中国经济增速将降至3.5%左右。

政策方面,2023年10月,中央宣布增发的特别国债将包含在当年财政赤字中,财政赤字率将从3%提高至3.8%。同时,为了应对地方债务问题,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量已超1.4万亿元。去年12月,政策性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3500亿元,单月新增规模创历史第三高。2024年1月底,中国央行宣布2月5日全面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BP),下调幅度大于预期,释放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

IMF方面表示,疫情后中国经济强劲复苏,但同时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及地方政府公共财政面临的压力将继续影响私人投资和消费者信心。中国需要继续提供宏观支持政策并开展市场化的结构性改革,以缓解经济下行风险。

房地产、财政等四方面政策建议

此次,IMF提出四方面建议,包括房地产、财政、金融、货币政策和汇率,以提振短期经济活动、降低风险,并确保在中期内平稳实现更高质量、更安全、更平衡的经济转型及增长。

就房地产行业而言,IMF建议,短期内,对无法持续经营的房地产开发商实施重组,并为保交楼提供支持;改革预售模式,支持可持续经营的开发商进行资产负债表修复;为家庭提供其他投资选项,以减少对住房的投资需求。

IMF认为,中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必要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经济成本降至最低,并遏制宏观金融稳定风险。

在财政方面,IMF建议通过破产机制(包括债务减记和出售公共资产),对不可持续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重组,从而减少地方政府的债务存量。从中期来看,通过减少预算外投资(主要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投资)和推动社保、税收改革来开展财政治理。此外,完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风险分担机制,以缩小地方层面的财政缺口,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的依赖。

就金融而言,IMF建议加强并严格执行审慎政策,以鼓励确认不良资产。可通过增加对企业重组和破产框架以及加强银行处置的法律框架,加速不可持续经营企业和银行的退出。加强危机管理框架和金融安全网,尽量减少在处置融资和风险监测方面对地方政府的依赖。

就货币和汇率政策而言,IMF建议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以支持近期复苏。同时,改革货币政策框架以改善政策传导,包括逐步取消信贷目标和存贷款利率指导。提高汇率灵活性将有助于吸收外部冲击并加强货币政策传导。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周艾琳

关键字

IMF财政房地产金融债务汇率

相关阅读 财政收入继续恢复性增长,今年财政如何发力?

紧平衡态势有所加剧

02-01 21:39 中国恒大领“清盘令”,法律人士:境内业务影响有限,清盘工作“复杂艰巨”

“香港市场相关规定与法律比较成熟,相信清盘人应会全盘考虑,在公司配合下透过积极沟通、协商等各种方式,尽可能保障债权人及各相关方利益。”知名律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01-29 20:07 一财社论:健康家庭建设,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健康家庭的全生命周期呵护下,迈入老龄化的中国,需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激发居民作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觉悟,同时为居民身心健康提供方便之门。

一财社论 01-21 20:38 一财社论:公共民生投入决定经济弹跳力

当前财政政策在夯实基层“三保”基础和巩固化债工作的基础上,应将财政资源投放重点更多放到公共民生领域,唯有如此经济社会才能承受起风高浪急,驾驭更加复杂的经济社会情势。

一财社论 2023-12-24 20:37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

2023-12-22 18:1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